清廉国企案例展播(13)萧山环投集团丨以数字为匙“520”绘就清廉国企新图景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、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之年,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。浙江国资国企紧扣习“4+1”重要要求和省委“132”总体部署,各级党组织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,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,以更高站位、更严标准、更实举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以工作实绩实效为坚定扛起“经济大省挑大梁”的国资国企担当提供坚强保障。
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,浙江大学纪检监察研究中心、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、浙报集团党建传播中心、浙江员杂志集团组织并且开展的第七届“国企党建创新样本”活动启动征集以来,200余家国企党组织报送500多份案例。“反腐前沿”微信公众号进行择优展播。
第13期为大家推荐的清廉案例是:杭州萧山环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——以数字为匙,“520”绘就清廉国企新图景
杭州萧山环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萧山环投集团),由原萧山环境集团与原萧山城投集团于2023年3月整合重组而成,是萧山区属国企中资产顶级规模、营收利润最高的企业,业务覆盖“城市安居、开发、建设、经营、服务”五大核心板块,不仅项目投资规模大、廉政风险点多,且直接服务民生,其运营管理的规范性与廉洁性,必然的联系城市发展质量与群众切身利益。为筑牢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廉洁根基,集团始终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,紧扣“政治清明、企业清廉、干部清正”核心目标,创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,系统推进“520(我爱廉)”清廉国企品牌建设,旨在通过打造清廉单元样本、构建数字化监督系统,实现廉政风险精准预警与权力运行全程可视,为打造“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”保驾护航。
为破解项目投资大、廉政风险点多等难题,萧山环投集团创新打造“520(我爱廉)”清廉国企品牌,其中,“5”指构建“清廉工地”“清廉干部”“清廉招采”“清廉资管”“廉洁文化”五大清廉单元样本,筑牢廉洁治理框架;“2”是搭建项目管理与资产管理两套数智系统,以数字化实现全流程动态监管;“0”代表对腐败“零容忍”、廉洁建设“零懈怠”的坚定态度。通过“520”的系统模块设计,集团将清廉建设与生产经营关键环节深层次地融合,实现廉政风险精准预警、权力运行全程可视,既守护了国有资产安全,也为打造“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”夯实了廉洁根基,更彰显了新时代国企的政治担当与治理效能。
集团锚定关键领域与岗位,打造“五大清廉单元”,推动清廉建设从“面上覆盖”向“深度扎根”转变,筑牢廉洁治理根基。
打造“清廉工地”,守好项目廉洁关口。以“阳光工地”为核心,推行“三公开、两监督、一承诺”机制——公开对外招标流程、资金明细、采购渠道,设立项目廉洁监督岗并聘请第三方审计,组织参建方开展廉洁自律承诺;同步落实“责任、风险、防控、监督”四项清单,明确各方权责。
培育“清廉干部”,锻造干净担当队伍。构建“选、育、用”全链条廉洁体系,选拔环节推行“廉洁体检”,核查个人事项与信访举报等情况,杜绝“带病提拔”;培育环节开设“清廉讲堂”,通过案例警示、红色教育等,每年组织中层干部培训超140学时;运用环节推行ABCDE绩效考核机制,凭实绩定等级,树立“能上优奖、庸下劣汰”导向。
规范“清廉招采”,构建阳光交易闭环。迭代优化《招标采购管理办法》等制度,将采购需求设定、供应商审核等核心环节纳入“负面清单”,划清“量身定制”“围标串标”红线。建立“招采部门审核+总经办监督+外部法务把关+内部审计跟踪”协同机制,对招标、采购全流程关键节点穿透式把关,确保合法透明。
强化“清廉资管”,激活资产廉洁效能。开展国有资产清查盘活行动,对资产出租、闲置等环节实施“台账化+全周期”管理,实时更新资产信息。通过“线上”开发“环投云城”招商小程序推送资产信息+“线下”召开优质资产推介会搭建供需平台联动盘活,推动闲置土地、厂房转化为“增收活水”。
厚植“廉洁文化”,涵养崇廉尚洁氛围。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阵地,线下建设“党建教育、亲清服务、清廉示范”三大基地,线上开设“一周说廉”“青年话清廉”栏目,通过开展清廉微视频征集、举办廉洁主题演讲比赛、开展政治家访、发放“廉洁家书”,形成“企业+家庭”共筑防线的良好格局。
针对国企管理跨度大、业务复杂痛点,集团以数字化为抓手,建设“项目管理、资产管理”两大数智系统,为清廉建设装上“智慧大脑”。
项目管理数智系统,实现建设透明可控。集成“全流程数字化管控、智慧工地监管、移动协同、跨平台整合”四大模块,覆盖项目“立项—招标—建设—验收”全生命周期。流程线上化实现“标准规范”,智慧工地实时采集数据、预警隐患,移动端打破协同壁垒,跨平台整合数据避免“数据孤岛”。目前已整合193个项目、1747条节点信息、611份合同,形成统一管理标准。
资产管理数智系统,实现监管精准高效。以“全周期覆盖、全流程智能”为核心,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,实现资产监管从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防控”、从“粗放管理”向“精准赋能”的转变。资产信息全景汇聚,建立统一数据库实现“一屏观全局”;智能分析辅助运营决策,流程线上化促“透明可溯”;“环投云管”小程序支持巡查打卡、问题上报,实现闭环管理;数据分析挖掘资产潜力,推动资产从“静态持有”向“动态增值”转变。
集团始终将“零容忍”作为清廉建设的根本准则,从“风险前置防控、问责精准发力、制度刚性约束”三方面构建闭环体系,以铁腕举措守住廉洁底线,筑牢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廉洁根基。
风险排查“无死角”,前置筑牢防线。聚焦土地出让、工程建设、资产运营等高风险领域,建立“部门自查+交叉互查+纪委督查”三级排查机制,全面梳理岗位工作职责、业务流程中的廉政风险点,形成动态更新的风险清单,对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预警、干预,从源头杜绝腐败滋生土壤。
执纪问责“不手软”,强化震慑效应。制定《干部职员违纪违规处理管理办法》,明确对违规决策、利益输送、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惩处标准,划分“组织处理、党纪处分、政务处分”等问责层级,实现“问责有依据、处罚有梯度”。坚持“有案必查、违纪必究”,对信访举报、巡查发现的问题线索,由纪委成立专项调查组,快查快办、深挖彻查,2025年,累计处理问责党员干部33人次。同时建立典型案例通报机制,定期在集团内部公开违纪违法案例,以“身边事”警示“身边人”,营造不敢腐的浓厚氛围。
制度约束“全覆盖”,固化长效机制。围绕“零容忍”要求完善制度体系,针对关键环节出台《资产租赁管理办法》《投资管理办法》等专项制度,将“零容忍”条款嵌入业务流程,实现决策、执行、监督各环节有规可依。同时以区委巡察标准为标尺,启动下属二级单位内部巡查工作,通过“自上而下”的监督覆盖,筑牢基层廉洁防线,从机制上杜绝“破窗效应”。截至当前,已完成对12家子公司的巡查,精准发现问题300余个,推动问题整改与制度完善同向发力。
以“五大样本”为核心骨架,构建全领域、全流程廉洁防控网络,核心业务风险防控成效显著。清廉工地通过“三公开、两监督、一承诺”与“四项清单”机制,实现工程建设领域连续多年零违纪,项目变更合规率逐步提升;清廉招采划定“负面清单”并强化协同审核,招标质疑率年均下降,供应商满意度明显提高;清廉资管依托数字化台账,成功化解多处资产历史遗留问题,形成“事前预警、事中管控、事后复盘”的闭环防控格局,为企业运营筑牢廉洁“防火墙”。
依托“清廉干部”全链条培养体系,推动干部队伍作风与能力双提升。选拔环节以“廉洁体检”严卡入口,近年来无“带病提拔”案例;培育环节通过“清廉讲堂”“红色教育”年均开展培训17场,覆盖干部超5000人次;管理环节用“廉洁档案+ABCDE绩效考核”动态跟踪,34名廉洁实绩突出者获提拔重用;干部主动申报个人廉情事项累计117人次,“能者上、优者奖、廉者荣”的导向深入人心。
凭借“两套数智系统”打破传统监管瓶颈,实现监督模式迭代升级。项目管理数智系统实时抓取异常数据168条、发出风险预警103次,推动53个潜在问题提前整改,项目审批效率显著改善;资产管理数智系统整合数据92万条,实现资产信息“一屏全览”,巡查监管通过“环投云管”小程序完成闭环管理,问题处置时效进一步缩短。两套系统上线后,监督人力成本明显降低,问题发现率明显提升,成功从“事后惩处”转向“事前预防、事中干预”,监管精准度与效率显著提高。
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“企业+家庭”双联动,让廉洁文化融入企业未来的发展血脉。线下打造“党建教育、亲清服务、清廉示范”三大基地,累计接待学习超1000人次;线上开设“一周说廉”“青年话清廉”等栏目,推送廉洁内容80余篇,向干部家属发放“廉洁家书”1700余封,开展政治家访60余次,员工自编自导的低成本清廉微电影《水知道》荣获“玉琮杯”优秀奖。如今,清廉已成为集团的鲜明特质,干部职员主动讲廉洁、守规矩,廉洁从业、廉洁用权的理念深入人心,为集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